碳/碳復合材料是發展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及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碳碳復合材料已廣泛應用在軌道交通、汽車、建筑、醫療、電子、海洋開發、光伏發電等國民經濟領域。巨大的應用市場帶動了行業的發展。
碳/碳復合材料是發展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及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碳碳復合材料已廣泛應用在軌道交通、汽車、建筑、醫療、電子、海洋開發、光伏發電等國民經濟領域。巨大的應用市場帶動了行業的發展。

碳/碳復合材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
我國碳/碳復合材料行業自給率僅為35%左右,還有65%需要從國外進口相關產品,市場的缺口非常大,但是由于碳碳復合材料行業技術含量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生產,研發周期長,回收資金周期也長,國內甚少企業能夠承擔行業,主要依靠國外技術引進進行生產加工。
在全球市場中,碳/碳復合材料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日本、西歐、美國等地區,代表性企業主要有日本東洋碳素、日本東海、日本東麗、日本碳素、日本吳羽化學、德國西格里、德國崇德、法國美爾森、美國尤卡、美國赫氏復材、美國GrafTech等。這些企業技術水平先進,能夠生產的產品種類較多、質量較高,在全球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
一直以來,歐美日等國家在高性能石墨材料技術方面對我國實行嚴格封鎖,出口到國內市場的產品種類與數量也進行嚴格控制,導致我國高性能石墨材料價格高昂且供應量少,無法滿足高技術產業發展需求。發展碳/碳復合材料行業是緩解我國高性能石墨材料供應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國家政策與資本的推動下,我國碳/碳復合材料行業不斷發展壯大。
碳/碳復合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碳/碳復合材料體系具有高強高模、比重輕、熱膨脹系數小、抗腐蝕、抗熱沖擊、耐摩擦性能好、化學穩定性好等一系列優異性能廣泛用于固體火箭發動機噴管、航天飛機結構部件、飛機及賽車的剎車裝置、熱元件和機械緊固件、熱交換器、航空發動機的熱端部件、高功率電子裝置的散熱裝置和撐桿等方面,另一方面重要的應用則集中在生物醫用材料,作為人體骨修復和骨替代物。
根據“碳達峰”的目標,《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版)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裝機量將在70-90GW之間。隨著光伏行業的迅速發展,碳/碳復合材料正快速形成在晶硅制造熱場系統中對石墨材料部件的進口替代與升級換代。
碳/碳復合材料行業是國家重點扶持、優先發展的行業之一。政府主管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行業的發展予以支持,要求積極開發新型超大規格、特殊結構材料的一體化制備工藝,推進高性能復合材料生產制備低成本化、產品品種多樣化和裝備設計自主化。

國內碳碳復合材料C/C產業化最早、目前在國防上應 用及產業化程度最高的屬固體火箭發動機用C/C復合材料噴管喉襯。1984年西安航天復合材料研究所研制的C/C復合材料喉襯材料成功參與我國第一顆通訊衛星的發射,填補了C/C復合材料在國內喉襯領域應用的空白。
我國碳碳復合材料市場需求量在不斷上升,1995年統計需要的C/C飛機制動盤價值2.2億元,2000年需要的 C/C 飛機制動盤總價值超過5億人民幣,估計到2025 年碳碳復合材料市場容量將超過45億元,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